誠信是一種極其可貴的人格品質(zhì)。金子是貴重的,可談到誠信,人們常用“誠信貴如金”來形容它,說它像金子一般寶貴,甚至比金子更貴重,由此可見誠信在人們心目中的分量之重。
誠信是為人處世的基礎(chǔ),人如果沒有誠信,很難在社會上立足。故孔子曰:“人而無信,不知其可也。大車無輗,小車無軏,其何以行之哉?”人無信不立,若喪失了別人的信任,或是對別人不講信用,最終將陷入孤獨的焦灼之中,感覺不到任何依恃。這就好比車子沒有了關(guān)鍵的連接部件,便無法行走天下。
誠信并非生而有之,它必須通過做人做事,漸漸地、一點一滴地積累。人一旦建立起牢固的誠信形象,就會擁有崇高的威望而讓人折服,形成非凡的人格魅力而引人親近。
積累誠信,要兌現(xiàn)自己說過的每一句話,做好答應(yīng)過別人的每一件事,嚴格履行合同里的每一項條款;不放空炮、不打折扣,更不做偷奸?;⒈承艞壛x之事。賣東西講究貨真價實,生產(chǎn)產(chǎn)品嚴格執(zhí)行質(zhì)量標準,不玩“海參炒面就是名叫海參的伙計炒的面”這類混淆概念的文字游戲。凡事以“真”為前提、以“實”為基礎(chǔ),讓他人覺得你說的話靠譜、做的事讓人放心,如此一來,誠信自然就能積累起來。
誠信建立起來以后,更要注重保持。即便過往的信譽再好,也不可馬虎大意——誠信的鏈條必須完整,任何一次失信行為,都可能讓鏈條斷裂而無法維系,導(dǎo)致你之前好不容易積累的信譽嚴重受損,甚至清零。
如何保持誠信呢?筆者以為,首先要始終保持一顆誠心。以真誠之心待人,以光明磊落之心處事,久而久之,真誠便會化為一股強大的力量,助你人脈廣拓、無堅不摧,讓你的事業(yè)順風(fēng)順水。正所謂“精誠所至,金石為開”。其次要謹慎承諾。承諾前需三思:辦得到的事情可明確表態(tài),把握不大的事情應(yīng)坦誠說明,辦不到的事情則果斷拒絕,從根源上杜絕“答應(yīng)過的事情辦不到”的情況。再次,要始終保持警覺,發(fā)現(xiàn)問題及時糾偏。對待涉及誠信的問題需格外上心,嚴格做到防微杜漸,及時消除所有可能導(dǎo)致失信的不利因素。對待誠信,更要像曾子那樣“反省內(nèi)求”,堅持每日三省吾身。